党团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党团工作 > 正文

讲座回顾——魅力&未来: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实践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3-23 22:03 阅读量:

2022年3月23日下午,金沙集团wwW3354CC历史学院“魅力&未来: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实践”讲座在立德楼601顺利举办。本场讲座特别邀请到清华大学历史学系周思成副教授与我院张宏杰研究员、姜萌教授主讲。历史学院团委书记郭相宜、历史学院六十余名本科生参加讲座。三位主讲老师依次围绕讲座主题,发表了自己对于历史非虚构写作的看法。

张宏杰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写作历史非虚构读物的经历与心得。张老师从自己的阅读和创作经历谈起,指出历史对人性的记载丰富而有趣。真实的、非虚构的历史往往比小说更好看。而相较于历史教科书等传统读物,非虚构作品具有文学性较强、受众较广的优势,可以改变历史书单调刻板的面孔,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此外,张老师还对有意从事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同学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非虚构历史写作者应该重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训练;其次,尽量了解普通历史爱好者的接受心理;最后,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要充分注意历史记载的真实性问题,进行最起码的史料考辩。

周思成老师以“从读者到作者”、“从治史到写史”两条主线为核心,向大家介绍历史非虚构写作的特点。周老师认为,“历史非虚构写作”即学术意义上的“大众历史写作”,从属于大众史学。大众历史写作具有四个特点:第一,不必遵循严格的学术逻辑;第二,关注历史细节与宏大历史图景;第三,反映现代人的历史关怀;第四,体现前沿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周老师分享了自己从事大众历史写作的原因。这其中既有出于专业分工的“无奈”,也包含着自身喜爱历史的“初心”以及对人文科学“比较优势”的关照。

周老师还从识、学、才三个角度,分析了大众史学的“三长”:大众历史写作注重原创性;作品需要呈现历史的关键细节;写作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文笔与题材相称”、“表现史象本来之颜色与气味”。

姜萌老师指出,史学是一门以信息提取和表达为基础的学科。信息的提取与表达更是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能力。对于已经具备独立学术研究能力的史学工作者来说,通俗性写作相较于学术论著写作难度可能更高:前者的写作表达既是对作者学养和知识贯通水平的考验,也需要考虑读者的感受,而后者更多是作者观点的自我论证,不太需要考虑读者的感受。

随后,姜萌老师就历史非虚构写作的概念、非虚构写作的特点,及兴趣对非虚构写作的引导作用等问题发表看法。在历史有无虚构这一问题上,姜老师指出“历史非虚构写作”这个概念目前还有争议,不过大家都不否认历史学需要想象力,需要借助前人遗留的信息进行合理性想象。史学从业者唯有保持想象力,具备较高的逻辑推演能力与感性的写作表达能力,方能复原多姿多彩的历史情节。最后,姜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开拓眼界,勇于进行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尝试。

在精彩的分享之后,三位老师共同就学术研究与通俗历史写作的关系、新媒体传播下的通俗写作、网络文学中历史小说的发展等问题与台下的同学们展开了探讨。

针对大学生如何进行历史非虚构写作的问题,姜萌老师首先指出,平衡学习与生活是顺利进行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前提。在写作中, 同学应努力克服大学生活写作时间零散的客观条件,持之以恒地进行通俗历史创作,以轻松的心态完善自己的作品。

针对通俗历史写作的选题,周思成老师认为应充分重视具备写作兴趣、真正适合作者的主体,不应对题材是否小众的问题过于纠结。

张宏杰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好奇心是引导历史非虚构写作最重要的动力;敢于采用不同的写法与角度解读历史题材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忠于历史事件本身则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


现场提问的同学获赠由张宏杰老师、周思成老师亲笔签名的大作《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与《隳三都》,并与三位主讲老师合影留念。